韩国电池进不了中国目录?怪我咯? | 辣子叽
予墨Auto 2016-08-09

滴滴收购优步中国



滴滴收购Uber(优步)中国,是上周最重磅消息。喀嚓一声惊雷,占据市场份额90%、BAT都投资的网约车哥斯拉诞生了。一纸协议引发的问题,比它解决的还要多。


卡兰尼克曾想力排众议把Uber中国做好。Uber全球CEO单靠飞中国航线,也能混个白金卡——去年来华次数达两位数,将业务扩展到60个中国城市,每周得到4000万订单。然并卵,因为滴滴拥有400个城市业务,每周1亿单。


卡大哥不服啊!在欧美Uber已经盈利,就是在中国砸了20亿美金不见效,相当于拿欧美盈利堵中国窟窿。投资人不干了,整天敦促卡氏结束旷日持久的「流血战争」。


有人说网约车新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非也,在此之前,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,合着坊间传言都是真的。好斗的卡兰尼克绝望地看到,无论他投入多少资金,也无法压垮对手,因为滴滴总能筹到更多的钱,并开拓更多条战线。也许苹果的10亿刀,是消灭卡氏希望的最后一击。自此双方谈判顺风顺水,直到达成协议。


现在问题来了,投资Uber中国的百度等投资者咋办?他们总共只获得滴滴不到1%的股权。即便滴滴估值继续上升(随着投资增多,间接投资占股将缩水),这难道是站错队的惩罚?


再有,对抗滴滴的利器——「人民优步」将何去何从?这块走量的业务更加依赖补贴。滴滴肯接盘?别逗了。「人民优步」靠边站的概率远远大于继续生存下去。对滴滴来说,整合这块业务造成的困扰,比和Uber对抗的时候更大,真是个讽刺。


不过,更懵的要数Lyft。去年滴滴还给它投了1亿美金,钱不多,双方携手共同对抗Uber,说得好好的。现在滴滴优步CEO互进对方董事会,化干戈为玉帛。正在与Uber在本土死掐的Lyft,用脚后跟想也知道,Uber撤回来集中火力对付的是谁。更要命的是,原来的战友被拉到对方壕里去了,这都什么事儿啊。


天下大乱,为的是大治。网约车圈子里,得亚军毫无意义,这里是赢家通吃的梭哈世界。中国如此,全球也如此。共赢不存在,所以Uber认输退出,继续安静地当他的全球老大去了,假装中国业务,从来没有存在过。


绝代双「B」的半年报




7月末,跨国车企纷纷发表Q2财报和半年报。宝马销量和收入都创了新高。集团净利润达到35.9%,增长10%。宝马CFO艾希纳称有信心维系「更长时间的增长」。


宝马在电动车上不断摧城拔寨,今年上半年增长87%,交付23675辆。而后续新款电动车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宝马的中国增长率正在趋近于全球增长率。这是个令人不安的现象,说明新兴市场已经不那么特殊。因此宝马董事长克鲁格只表达了谨慎的喜悦。


而同期梅赛德斯-奔驰的销售增长了12.1%,营收增3.6%,但息税前利润大幅下滑31%,只有28亿欧元,被宝马反超。

  

奔驰将之归咎于车型阵容的更新及「特殊项目」的影响。高田气囊造成的大规模召回,给奔驰的钱袋子戳了个洞。

  

不过,在中国奔驰的销量上半年劲升34%,与宝马销量差距不足2万辆。奔驰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宝马。这和两者全球表现正好相反。

  

豪车界并无「得中国者得天下」的说法。中国市场的重要,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成长性。随着经济的放缓,这一点正在被削弱。

  

奔驰并没有因为中国业务大放异彩而继续压制宝马。绝代双「B」的全球缠斗还远未见分晓。


松下与特斯拉继续合作电池业务

  

  

特斯拉旗下工厂gigafactory(意为10亿瓦/吉瓦工厂)正在加紧建设。马斯克称2018年投产后将达到35GWh,相当于2014年全球电池总产能。还能增加到150GWh,而纽约去年电力需求为52GWh。

  

马斯克牛就牛在,他兑现了其中一部分,让你对剩下的不敢质疑,即使知道有点反常识。

  

现在,松下送上一张大支票——39亿美元,用于gigafactory工厂的电池产能。这是近5个财年松下最大手笔的投资。松下已经不是本世纪初呼风唤雨的松下,日本老牌电器商转型失败倒下一地尸体。现在松下拿出棺材本儿奋力一搏,予墨敬你是条汉子!

  

当初谁说特斯拉一脚踹了松下,谁说松下一脚踹了特斯拉?站出来予墨保证不打死你。人家俩相亲相爱甜蜜得紧,就差扯证搬一块住了。

  

松下已经把自己的命运献给特斯拉的电池事业,对于特斯拉来说,松下就是日本白求恩(罪过);而对于松下来说,特斯拉就是后半辈子饭票。


韩系电池在华边缘化?

  

  

最近,韩国电池企业在中国过的不大顺心。上个月公布的第四批「核准电池供应商目录」,没有三星和LG等韩系产品,即将公布的第五批据称也是如此。

  

坊间传闻,这是中国政府对韩国同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报复。韩国外交部称「不能下此结论」。当然,中国不会公开经济制裁韩国。菲律宾跳得更高,中国也没怎么样(除了烂了几船香蕉)。艺人不能来华演出、啤酒节不能参加、游客撤单,不应该过分联想。「被迫害妄想狂」的大帽子不能说戴就戴。

  

但是,电池咋回事?三星和LG电池性能不达标?没有本地化生产?还是生产过程不够环保?其实,进入「目录」的标准从来没有公开存在过,这就有点黑箱的意思。

  

三星7月底突然宣布入股比亚迪,但后者并没有承认股比和收购金额。双方热度不均等。三星动力电池连续3个财季亏损,如果再不进入「目录」,前面投资的钱就要打水漂了,而且坑了江淮等选用三星电池的整车企业。不仅如此,三星已经在西安投资6亿美元开建新电池工厂。如果以上种种,还不能感天动地的话,只能回去找青瓦台算账了。

  

韩国大企业的财阀色彩甚至比日企还要浓厚。影响不了政府决策的财阀还叫财阀吗?不如叫土财算了。

  

如果今年进不了目录,不光是三星,所有在华投资动力电池的韩企投资节奏都将被打乱。后续投资要不要继续是个问题。如果无法扭转局面,韩系电池企业在华前途没有毁于技术和竞争,而是毁于政治,这个天鹅也太黑了吧。


华泰E80上市

 

  

华泰新车上市,记者们又习惯性地端详这回像谁。E80轿车上市,居然有人丧心病狂地说前脸中网像捷豹,你见过6万元的捷豹吗?人家这是家族性外观设计好不?

  

不过,今年华泰上半年月销量最高时也没超过8000辆。不是单车型,而是整个集团销量。让人纳闷,华泰的成本都去哪了。汽车是典型的规模效益产品,这点销量,完全是超豪的路子啊。一辆不削你个千八百万,你都不知道什么叫超豪。而华泰区区几万元的车,居然也能在这么点销量下活蹦乱跳,不得不飘过一个大写的「服」字。

  

华泰自称员工7000多人、全国四大生产基地,总资产120亿元。人吃马嚼的,成本从哪里出?莫非靠房地产业务补贴汽车,这才是真正的「产业报国」,无私。

  

如果不靠输血这么玩下去,2年内变成「僵尸」的可能性极大。参见被人穷追猛打的绿野和已经被「封号」的双环。

  

干点什么不好,非要玩资本密集型产业。旱地拔葱型汽车企业,一个都不看好,包括华泰。各位买车的也要把眼镜擦擦,万一中了套,别说予墨没提醒你。


(责任编辑:蒋伟男)

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,或免费注册
0/200
最新评论
  • 暂无评论,快去评论吧!
推荐阅读